logo

4000万P2P借款人信息入征信 “经济身份证”让恶意逃债无处可逃

2020-05-27 08:52:03

截至5月22日,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下称“百行征信”)拓展的金融机构达1710家,签约信贷数据共享机构近1000家。

这是国内第一家获得个人征信许可的市场化公司——百行征信于近日交出的两周年成绩单,个人征信系统收录个人信息主体超8500万人,信贷记录22亿条。

 

值得一提的是,在累计收录P2P借款人4000余万基础上,百行征信基本实现网络借贷人群的全覆盖。多头借贷等乱象,如今因接入征信系统画上“休止符”。

反催收风起 行老赖之实

伴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征信系统逐步受到重视,同时建立于互联网企业基础上的征信机构越来越多。

可由于部分征信机构受商业利益因素的影响,各自构建自有征信数据库,相互间以壑,从而形成“数据孤岛”。而百行征信的成立打破数据孤岛的藩篱。

柒财经旗下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了解到,在互联网金融乱象下,出清成为行业主基调,平台要完成对出借人的兑付工作,借款方对于债务的态度至关重要。

作为逃废债的“重灾区”,网贷行业发展早期,部分个人借款人恶意逃废债、逾期拒不还款的现象就时有发生。

更有甚者,不断寻找新的贷款口子,同时处处钻行业漏洞,直接成为“职业借款人”,进而沦为“老赖”,聚集在各大QQ、微信社群。

他们有些人在第三方平台以被暴力催收、收取不合理费用等名义,打着“维权”的旗号进行投诉,甚至组团围攻平台,寄希望于平台倒闭而躲避债务。

目前,不少网贷平台为完成兑付,仍在艰难催收。但面对恶意逃废债的“老赖”们,不仅是网贷平台,消费金融、助贷等机构的催收工作也举步维艰。

据了解,目前“反催收”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从业者不乏专业的金融人士,甚至催收员。该产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借款人延期还款,躲避催收等,从中牟利。

据公开报道显示,某股份制银行计算过,其所在的银行共有60余宗涉及“反催收”案件,如满足“反催收”人士的需求,在本金之外减免所有的息费高达90万元。

所以,不论是恶意逃废债还是反催收的行为,加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同时,也给社会信用秩序带来冲击。正因如此,完善个人征信体系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经济身份证”升级 还款记录延至5年

征信是个人“经济身份证”,也是通往融资的“通行证”。通常而言,若个人信用存在污点,或成为老赖,会影响到后续贷款与出行。

信用卡逾期会被记录到个人征信,但凡有征信意识的借款人不敢不还。对于网贷平台,借款人也不能存侥幸的心态。

2019年9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就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指出,要在营的P2P网贷就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征信机构)运行机构、百行征信等征信机构。

同时,鼓励各地依法建立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行为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形成政府协助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社会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

《通知》明确,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按照风险定价原则,对P2P网贷领域失信人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险等服务。

同年11月,经国家互金风险整治办和地方整治办、金融办推荐,央行征信中心审批,约50家机构参加了“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培训班”。

而这50家机构筛选标准是,机构合规整改状况、接入债权的真实合规性及利率的合法合规性。

另据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了解,自2020年2月份以来,已有人人贷、玖富等二十余家网贷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定期报送相关借贷数据。

逃废债与多头负债是一直困扰消费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及金融科技等平台两大难题。而将借贷行为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无疑是打击这两大难题最有效方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月19日,央行征信中心二代征信系统正式上线。

 

与一代征信系统相比,二代征信系统在个人和企业信用状况反映更为全面、及时,失信惩戒力度也更趋于严厉,堪称“史上最严征信系统”。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了解到,二代征信系统对应的新版信用报告中借贷信息中新纳入了共同借款、个人为法人担保、法人为个人担保等信息。

此外,第二代个人信用报告中还展示“5年还款记录”,包括还款状态、逾期记录。

据媒体报道,第一代个人信用报告中展示的是“最近24个月还款记录”和“最近5年的逾期记录”。

同时,第二代个人信用报告还增加展示“已销户贷记卡近5年还款记录”,而信用报告这样调整,央行表示为了更好展示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帮助公众积累信用财富,促进获得融资。

结语

接入央行征信后,网贷平台上借款人所有逾期信息会被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中。

基于此,失信成本将大幅提升,这有助于打击和遏制恶意逃废债,同时利于培养借款人的信用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

同时,这样以来扩大基础信用数据的共享范围,借款人有更清晰完整的信用画像,借款、还款记录有据可循,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多头借贷等问题。

对于推动个人、企业信用状况评估,打破“数据孤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随着国家信用体系日益完善,借款人应珍视个人信用,培养良好的信用意识,做到合理借款、按时还款。

作者:苑祯 来源: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分享到:  

热点

推荐

快讯